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是什么?认证条件、流程及认证后有何好处
一、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是什么?
目前已经发布实施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标准有:GB/T 29490-2013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、GB/T 33250-2016《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、GB/T 33251-2016《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。
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(GB/T 29490-2013),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。
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,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。
该规范是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标准化对象,旨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、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帮助企业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有关要求,有效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,推动企业创新和经营发展。
二、需要复符合哪些条件?
1、建立了符合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要求的体系文件。
2、按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运行三个月以上。
3、完成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。
4、至少有一名通过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培训考试合格的管理人员。
三、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流程是什么?
知识产权贯标认证,即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,主要指的是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标准化、规范化的评估与认证。这类认证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,增强其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以下是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一般流程:
1. 准备阶段
了解标准:熟悉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标准,例如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 (GB/T 29490-2013) 或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求》 (ISO56002)。
评估现状:对现有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评估,识别现有的管理实践与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。
制定计划: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,确定资源、时间表和负责人。
2. 实施阶段
建立体系:根据标准要求,建立或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包括制定相关政策、程序和文件。
培训与意识提升: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培训,提升其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管理能力。
内部审核:组织内部审核,检查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和符合性,识别问题并进行整改。
3. 认证申请阶段
选择认证机构:选择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申请。
提交申请: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,并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资料。
初步审核:认证机构进行初步审核,审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档和实施情况。
4. 认证审核阶段
现场审核:认证机构派遣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,检查实际操作情况和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。
审核报告:审核员根据现场审核情况出具审核报告,说明审核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。
整改与复审:企业根据审核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整改,认证机构可能会进行复审以确认整改措施的有效性。
5. 认证决定与发证
认证决定: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和整改情况做出认证决定,如果符合要求,将颁发认证证书。
发证:正式颁发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,标志着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。
6. 后续维护
持续改进:持续监控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性。
监督审核:认证机构会定期进行监督审核,确保企业持续符合认证要求。
重新认证:认证证书通常有有效期,企业需要在证书到期前进行重新认证,以维持认证状态。
以上流程可能会因不同认证机构的要求有所不同,但总体框架是类似的。在整个过程中,企业应积极配合认证机构的工作,确保认证顺利通过。
四、认证后有何好处?
1、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”作为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,实施贯标将作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条件,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前提。
2、贯标有助于提升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知识产权意识,调动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。
3、推动企业产生具备高附加值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、新技术。通过自己生产销售或通过技术贸易许可转让他人,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经济收益。
4、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,在企业融资上市、投资并购及企业出售等资产运作上获取更大的收益。
5、巩固企业市场地位,通过贯彻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使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地位明显增强。
6、贯标验收合格后,可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战略推进项目、专利实施计划等项目。